
当“骗骗”遇上心动,这场戏怎么演?
电影里总有些角色让人又爱又恨,比如那个满嘴跑火车的“骗骗”,偏偏这次他动了真心。这种设定简直像往可乐里丢曼妥思——戏剧冲突直接炸开。
看看《猫鼠游戏》里的小弗兰克,西装革履伪造支票时有多潇洒,被FBI追捕时就有多狼狈。但观众就是吃这套——当骗子开始自我怀疑,衬衫领口松开两颗扣子的时候,屏幕前多少人在咬手指。
《最佳出价》里的拍卖师被爱情骗局搞得倾家荡产,但最绝的是 他明知受骗却依然坐在那家餐厅等。导演把“自欺欺人”拍成了行为艺术,观众看得脊背发凉又欲罢不能。
那些年骗走我们眼泪的银幕CP
1995-2005年简直是骗子爱情片的黄金时代,随便拎出来一部都能让影院纸巾脱销:
为什么我们总被“骗骗”套路?
心理学上管这叫吊桥效应——当骗子在行骗过程中假戏真做,那种悬崖边摇摇欲坠的暧昧感比偶像剧直球告白刺激十倍。就像《惊天魔盗团》里说的:“最棒的魔术师会让自己都相信魔法”
最近某视频平台数据显示,带“欺诈师”“反转爱情”tag的电影回放量比普通爱情片高出37%。特别是主角在以下场景挣扎时,弹幕必然爆炸:
声明:
本站所提供的网址和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,所有链接均指向第三方网盘或网站,本站为非盈利性,不收取费用。
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发送相关证明文件至邮箱soju90@126.com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屏蔽删除处理!谢谢